
網上工尺譜工作坊(2022年8月)—— 現正接受報名。詳情請按此。
一才鑼鼓自二〇一二年創立以來,專攻戲曲音樂,以音樂會、說唱、劇場、即興等各種表演形式呈現戲曲之音樂感和戲劇感,尤其得力於工尺譜之閱讀和使用。
二〇一五年, 一才鑼鼓創團成員李勁持發表碩士論文,探討丘鶴儔於一九一六年出版之絃歌必讀與音樂出版文化及文人音樂文化之關係;同期又以「民初粵樂探微」為題,邀請各方唱家、樂師重構書中之工尺譜。
自此,《絃歌必讀》成為一才鑼鼓研究早期粵曲粵樂的起點,更從中發現創作新作品的靈感。
今借「工尺之間:香港早期樂譜研究與使用計劃」,與各位一同閱讀早期香港工尺譜,了解其記譜法,再透過重構樂譜,體驗前人度曲過程,並分享如何從中得到創作靈感,探索工尺之間奧妙之處。
請密切留意本計劃一系列網上節目,一齊來穿梭穿梭工尺之間!


探索中世紀素歌 (Gregorian Chant 額我略贊) | 嘉賓講者:梁啟信 (Vox Antiqua 創立人兼音樂總監)【工尺之間 #5|特備節目之一】

[百年前粵曲曲目分析] 【工尺之間 #4】《絃歌必讀》導讀(4): 曲目介紹:小調、過場譜、大調、班本之曲、各種板面過板 [有字幕]

[點叮板手法教學]【工尺之間#3】《絃歌必讀》(1916年 丘鶴儔編著)導讀(3):板路握要、讀曲肉字音方法、啞口字與曲肉字之分別 [有字幕]

[百年前的工尺譜教學]【工尺之間 #2】《絃歌必讀》(1916年 丘鶴儔編著)導讀(2):音樂字母、讀字母音韻方法、字底格式

[有圖有字幕]【工尺之間 #1】前言、《絃歌必讀》(1916年 丘鶴儔編著)導讀(1):〈凡例〉 [工尺譜教學]

【計劃背景】工尺之間:香港早期樂譜研究與使用(2022)

本計劃由衞奕信勳爵文物信託資助,特此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