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松打虎是經典劇目,但如何「打」法,用何種鑼鼓點,則有很大創作空間。本劇之中〈打虎〉一折用的是京鑼鼓(見圖一),當中用到〈九錘半〉、〈急急風〉、〈四擊頭〉等鑼鼓點。
武松打死老虎後,是片刻的肅靜。除除響起是頗長的一段文鑼〈雲雲〉鑼鼓。文鑼是一面大鑼(見圖二),聲音雄厚,立時改變氣氛,襯托武松成為打虎英雄後更衣換靴的一段戲。
隨後〈遊街〉一場,是簡約的一場,以台步與圓台(即在舞台上繞圈走路)為主,表現武松之自豪以及在街上偶遇熟人(即在本劇中沒有出現的武大郎)之喜。此場鑼鼓轉用單打(見圖一),奏出名為〈慢青板〉的鑼鼓點。此鑼鼓點用於粤班例戲《六國大封相》(註),而較少用於其他劇目。
(註:有關《六國大封相》之鑼鼓可參閱周學軍「淺談粵劇《六國大封相》之鑼鼓藝術特色」(載於香港中文大學戲曲資料中心《戲曲資料中心通訊》第四期,2002年1月))
2017年6月20日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